總是一關上門,貓咪就開始喵喵叫嗎?有人在的時候都好好的,但只要一出門,有時候只是待在不同房間,貓咪就一直哀嚎,到底怎麼了?

一篇告訴你什麼是貓分離焦慮,五招教你如何解決!

為什麼貓看不到人一直叫?

肚子餓想吃食物

有些聰明的小貓會用喵喵叫來跟主人討食喔!

貓咪是天生習慣少量多餐的動物,如果餐點間隔太久、飼料碗見底,或者平常有吃零食的習慣,一旦肚子餓了就會用喵叫的方式來提醒飼主:「快點給我飯!」這種叫聲通常很急促,甚至會在你走向廚房時更加頻繁。(他知道那裡有飯)

這種狀況並不一定代表分離焦慮,而是生理需求沒有被滿足。建議飼主可以透過自動餵食器、固定餵食時間,或是選擇飽足感高的主食罐、餐包,讓貓咪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安全感,也能減少因為飢餓而產生的「抗議叫聲」。

單一肉源,好吃又健康的主食餐包:『金單純餐包』

生活單調缺乏刺激

若長時間待在同一個空間,但沒有沒有玩具或互動,貓咪可能會感到無聊,尤其是小貓更是此!有時候太無聊其實也會造成貓咪壓力,會讓他們變得更加依賴主人,只要一看不到人就大聲叫喚,好像在說「陪我玩!」。

有些貓甚至會透過這種行為吸引注意,因為他們很快就學會,只要大聲喊叫,主人就會出現。

剛到新環境覺得不安

貓咪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,剛到新家或搬家後,常常會因為陌生的氣味與聲音而感到不安。

這時候貓咪可能會在房間裡來回踱步、躲在角落,甚至一直叫,好像在確認「這裡安全嗎?有人在嗎?」這並不一定是分離焦慮,有可能是貓咪正在適應期的焦躁反應。

此時飼主能做的,是給他一個安靜的小空間,放置熟悉的貓砂盆、餐碗、毯子,讓氣味逐漸建立安全感。

如果擔心貓咪過度焦慮,也可以輔助使用安撫費洛蒙或情緒保健品,幫助他更快地安定下來。

沒安全感,對飼主有分離焦慮

有些貓咪對飼主的依賴超乎想像,可能曾經經歷過棄養或退養,所以只要他們看不到人,就會感到緊張。這種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:貓咪可能會不斷喵喵叫、在門口徘徊,甚至出現亂尿或過度舔毛的行為。

和單純撒嬌不同,分離焦慮的叫聲通常更急促、持續,而且伴隨其他破壞或不安的行為。這代表貓咪缺乏安全感,無法自己安撫情緒,嚴重者也有可能會過度舔毛、咬傷自己等等。飼主可以透過建立規律作息、留下一些帶有自己氣味的衣物,或是讓環境更豐富,來降低焦慮感。如果狀況嚴重,適度搭配情緒保健品或尋求獸醫的協助,都是必要的選擇!

 

緩解貓咪情緒的保健品:『豹放鬆保健品』

什麼是貓分離焦慮?焦慮跟緊張差在哪?

 

種類

持續時間

常見原因

行為表現

焦慮

屬於長時間、反覆出現的狀況,就算沒有明顯的外在刺激,貓咪仍持續感到不安。

  • 長時間看不到飼主,缺乏安全感

  • 曾有被拋棄、分離的經驗

  • 環境單調、缺少刺激

  • 缺乏固定的生活作息

  • 持續大聲喵喵叫

  • 亂尿尿或破壞家具

  • 過度舔毛,甚至舔到掉毛、受傷

  • 食慾下降或暴飲暴食

  • 表現黏人,飼主走到哪跟到哪

緊張

通常是短時間的反應,例如聽到打雷、吸塵器聲音,一旦刺激消失就慢慢恢復。

  • 突然的巨大聲音(打雷、鞭炮、吸塵器)

  • 陌生人或陌生動物的接觸

  • 突如其來的環境改變(搬動家具、陌生氣味)

  • 瞳孔放大、耳朵後貼

  • 瞬間炸毛、拱背

  • 找地方躲藏

  • 短暫增加叫聲或警戒行為

貓分離焦慮的先天因素:

有些貓咪天生就比較容易出現分離焦慮,這和性格、品種以及幼貓時期的經驗有關:

  • 過早斷奶或失去母貓照顧:缺乏安全依附,長大後更怕孤單。

  • 特定品種黏人特質:暹羅貓、東方短毛貓等先天依賴感較強。

  • 性格敏感、缺乏自信:本來就容易受驚嚇,獨處時更不安。

  • 性別差異:研究顯示母貓比公貓更常出現焦慮行為。

  • 幼年缺乏同伴互動:如果沒有和兄弟姊妹一同成長,社會化不足,更容易把安全感全部依賴在飼主身上。

貓分離焦慮的後天因素:

除了先天性格與成長背景之外,貓咪在後天生活中遇到的事件與環境,也會大大影響他的安全感。如果日常環境或與飼主的互動方式不穩定,就很容易讓貓咪養成過度依賴,進而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。

  • 環境劇烈改變:搬家、裝修、加入新成員(新寵物或嬰兒),任何非貓咪原本熟悉的人事物。

  • 作息不固定:飼主上下班時間不穩定,忽冷忽熱的陪伴方式,令貓咪無法適應或習慣。

  • 缺乏環境刺激:長時間待在單一空間,沒有玩具或互動,容易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飼主身上。

  • 過度依附養成:飼主總在出門前『過度』安撫、回家後立刻抱抱,反而加深貓咪對離開的恐懼。

  • 曾經被拋棄或轉手:曾轉換過生活空間或被前主人棄養過的貓,更容易因創傷經驗產生分離焦慮。

貓分離焦慮會有的症狀

不斷哀鳴或嚎叫

分離焦慮最明顯的表現,就是貓咪在看不到飼主時不停哀鳴或嚎叫

此時的叫聲和平常撒嬌不同,通常更尖銳、持續時間更長,有時甚至會帶著慌張、恐懼的情緒,好像在呼喊:「你不要丟下我!」

當此類的貓叫聲若長時間無法改善時,不僅會對於吵到鄰居感到很抱歉,也代表貓咪正處在高度、持續的壓力狀態,長期下來會影影響到貓咪的心理健康喔!

建議飼主可以先觀察叫聲的頻率與情境,並透過建立規律作息、離開與回家保持淡定來減輕貓咪焦慮。如果狀況嚴重,甚至需要搭配行為訓練或安撫保健品,緩減貓咪緊張。

過度舔毛,甚至脫毛

當貓咪感到焦慮卻無法排解時,常見的「轉移行為」就是不停舔毛。一般舔毛是貓咪正常的清潔習慣,但如果演變成反覆、持續的過度舔毛,就可能造成毛髮斷裂、局部脫毛,甚至會舔到皮膚紅腫或受傷!

這種狀況被稱為「心因性掉毛」,是分離焦慮常見的身體表現之一。這種表現方式有時候和皮膚病或食物過敏很像,但實際上是心理壓力過大所導致,那該如何分辨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呢?可以從日常觀察下手,如果吃的東西跟之前都一樣,但貓咪是「突然」出現過度舔毛,那有可能就不是因為食物過敏導致,而是分離焦慮的「心因性掉毛」喔!

除了就醫排除皮膚疾病,也建議從環境調整、情緒安撫下手,看看貓咪狀況是否有所改善。

到處亂排泄或無法正常上廁所

有沒有遇過有時候離家太久,一回家就發現貓咪大便或尿尿在床上的情況呢?這種現象輕則貓咪在抗議「你真的離開太久了!」,重則是「我好害怕!你是不是不要我了?」

當分離焦慮的貓感到緊張不安時,可能選擇在沙發、床鋪、衣物上等不是貓砂的地方尿尿或大便,有時候不是單純的向你抗議那麼簡單,而是因為焦慮導致身體失去控制,或是透過氣味尋求安全感。

也有些貓咪相反,會因為壓力太大而無法順利上廁所,出現便秘或頻尿等表現,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引發泌尿道疾病!如果發現貓咪有這種情況,代表壓力值已經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了,一定要盡快帶貓咪就醫。

情緒低落或憂鬱

如果貓咪長期處於分離焦慮中,除了行為異常,情緒也會明顯受到影響。他可能變得無力、不再主動玩耍、整天都窩在角落發呆,跟平常的樣子不太一樣。這種「情緒低落」有點像人類的憂鬱狀態,對什麼都提不起勁。飼主若發現貓咪持續出現這樣的狀態,除了檢查身體有無不舒服的狀況外,更需要從心理層面著手,花時間多陪陪貓咪、遊戲互動、環境豐富化,幫助貓咪重新建立輕鬆、有安全感的環境。

攻擊性、破壞力加強

沙發被抓爛、桌上的東西被掃光,靠近還會被抓傷,他到底怎麼了?

這時候可別急著兇貓咪怎麼變壞了,其實他是在用行動告訴你:「我真的很不安,你為什麼要離開我?」

有時候分離焦慮的貓咪因為長時間累積的壓力,可能會變得比平常更具攻擊性,對環境或飼主都顯得十分警戒,有時會抓咬家具、破壞東西,甚至對人揮爪或大口咬,這些都是焦慮無處發洩的結果。

貓咪突然的破壞行為並不是單純調皮,而是心理壓力的外顯。如果你家貓突然在你不在時進行「住家大改造」,那就要注意,他可能正在用這種方式發洩分離焦慮帶來的恐懼喔!

五招舒緩貓分離焦慮的好方法

  1. 減敏訓練

先從幾分鐘開始練習短暫分離,再逐漸拉長時間,讓貓咪理解「你一定會回來」。

  1. 建立建立舒適、安全的環境

準備安靜的小空間與熟悉物品,給貓咪專屬的安全角落,讓他放心、舒適的等帶你回家。

  1. 增加環境豐富度

透過玩具、跳台或自動餵食器分散注意力,不再把焦點全放在飼主身上。

  1. 固定的娛樂時間

每天固定時間陪伴貓咪玩耍,讓貓咪知道你都會陪他,減少焦慮。

  1. 適當的道具輔助

費洛蒙、安撫小物或情緒保健品,幫助貓貓放鬆情緒,不再為分離焦慮感到困擾!


 

要放鬆貓咪情緒,就不能不提到『豹放鬆保健品』!

讓主子舒適放鬆不焦慮的好物——「豹放鬆」保健品

情緒放鬆:專利GABA有效舒緩貓咪焦慮

「豹放鬆」使用日本專利GABA成分,有效協助貓咪穩定情緒、降低壓力反應。GABA 是一種天然神經傳導物質,能讓腦部放鬆、產生安定感,適合怕生、容易焦躁的貓咪日常使用,有效緩解焦慮症狀。

泌尿保健:蔓越莓+N‑乙醯葡萄糖胺雙重照護

貓咪焦慮、緊張、壓力大時,特別容易引起泌尿道問題!「豹放鬆」除了幫助情緒穩定,也特別添加蔓越莓與 N‑乙醯葡萄糖胺,形成保護泌尿道的天然防線。雙效成分為貓咪打造更健康、放鬆的日常生活。

超高適口性

「豹放鬆」選用 100% 鮮食凍乾製成,保留天然香氣與肉味,對貓咪來說吃起來就像零食一樣,日常保健無負擔。也可以選擇捏碎混入飼料,餵食方式彈性又簡單,是飼主們餵得安心、貓咪吃得開心的最佳選擇。

遠離緊張情緒,快試試『豹放鬆』保健品吧!


 

[延伸閱讀]

貓總是對你哈氣?!貓行為解讀,五大貓哈氣原因解析:

我家的貓憂鬱了?從貓尾巴簡單讀懂貓咪情緒,輕鬆解決壓力來源!

貓咪突然暴衝!是因為覺得自己很危險?